前几天撰写了一篇文章:主动躺平是格局,被动躺平不可取;后又续写:主动躺平,引领一个新时代。其实,我认为:主动躺平,更要躺赢。这是今天续写的话题……
其实许多喊着躺平的人,并未真正“躺平”,他们只是在用自嘲的方式反抗当今巨大的生活压力、高度的“内卷”竞争。
“躺平族”其实从未相信“躺平”能“赢”。但“躺平艾中医”认为:今天的“躺平”是为明天更好地奋斗而养精蓄锐,是为你的生活、工作目标的再确定,重启一片新天地。
心理学上,类似这种应对压力的态度,叫“防御性悲观主义”,这类人“凡事先往坏处想”,把悲观当成是一种管理焦虑的策略,往往通过运用“降低期望”“防灾演练”等做法,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防患未然之上,来消除心中的慌乱不安,并预防危机的发生;故意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有可能会变糟的事情上,并以此为动力来努力做到更好。这也是一种成功的应对策略。
“要躺赢,不要躺平”这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送给2021届毕业生的一句话。
“主动躺平,更要躺赢”这是躺平艾中医的宗旨,舒卿老师引领你如何主动躺平……如何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