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作为咱祖国中医重要的一环,总带有那么一丝神秘。因为小小的针在皮肤上一扎,既不出血、也没有什么伤口,竟然还能治很多病。而且随着爱美女性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对针灸减肥、针灸美容越来越喜欢。 中国针灸的普及率日益提高,并逐步走向世界,已成为“世界针灸”
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年的11月22日是“世界针灸日”。
镇江市名中医、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盛益国介绍,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