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下)

1核2G云服务器首年88元

中新社记者

请问大暑节气常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会有哪些?公众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取这些信息?谢谢。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宋英杰

谢谢您的提问。您提出的两个问题,我前面再加一句,二十四节气当中,哪个节气全国的气象预警数量最多呢?就是现在的大暑节气。现在的大暑节气期间,全国预警发布的数量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什么灾害呢?排在第一位是雷电预警,第二位是高温预警,第三位是暴雨预警。强对流天气还包括了很多,比如雷电、雷暴、大风、冰雹、龙卷,还有短时强降水,就是下雨的时间特别短,但是雨势特别急促,特别凶猛,可能随即致灾。除了这三大类预警之外,还有影响较为显著的就是台风预警。
那么如何获取这些预警信息呢?应该是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主动获取,另一种方式是被推送。主动获取现在渠道非常多,比如说像电视、广播、网站、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等,如果是高级别预警,比如红色预警、橙色预警,现在气象部门和工信部门已经联动,建立了高级别预警短信绿色通道,所以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收到红色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且现在通过主流媒体网站,天气类的手机客户端,以及地方电视台,加强了预警信息的传播。谢谢!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夏季与心对应,请问中医有哪些推荐的养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谢谢。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
黄亚博

好的。《中国中医药报》这位记者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夏季为自然界阳气旺盛之时,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也是人体阳气旺盛的季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说:“心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所以夏季是养心的好季节。这里推荐几个养心的小妙招:
一是颐养心神。夏天重视“静养”,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减慢生活节奏,戒躁戒怒,让心静下来,学会平心静气。俗话说“心静则身安”。日常可以多做些静心凝神的事情,打打太极拳、八段锦,使精神有所寄托,调养心神,涵养心灵。
二是闭目养神。闭上眼睛可以养目,同时也可以静心。夏季可以利用工作之余或者等车、乘车的零碎时间,随时闭目养神。经常闭目养神,对健康也大有裨益。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闭目端坐,凝神敛思,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便会感到思绪宁静、心气平和,而且暑气渐消、精力渐增。
 

三是坚持午睡。夏天白天时间比较长,容易犯困,天气炎热也容易让人感到疲劳,夜晚睡眠质量又不太高,因此适当的午休对防病养生很重要。中午适当小睡一会,不必长睡,20—30分钟就够了,以缓解身心疲劳,养护心神。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清暑宁心安神饮:鲜荷叶半张,莲子、芡实各20克,冰糖5—10克,用水煎煮直至莲子和芡实熟烂,可以调理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再推荐一个保健穴位:神门穴,这个穴位在手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听上去有点拗口,简便操作即在我们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向下延伸,到手掌根部的凹陷处,就是神门穴,这个穴位具有安定心神、清泻心火的功效。日常我们可以随时掐、揉来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夜间睡前,我们按揉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睡前可以用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10—2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按摩右手的神门穴,大家可以试试。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最近不少网友分享自己户外出游时被蜱虫咬后的经历。夏天来临,又到了蜱虫活跃的时期,针对蜱虫,该如何做好预防?被蜱虫叮咬后,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谢谢您的提问。夏季到来,气温逐步升高,蜱虫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活跃期,这是一个蜱虫放大的图片(图),供大家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蜱虫的时候鉴别、参考。蜱虫实际上很小,吸血后会变大。那么,居民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预防蜱虫叮咬呢?
一是减少暴露。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果野外活动的时候,尽量穿浅色的长袖长裤,扎好领口、袖口和裤脚,不要穿凉鞋,尽量穿包脚的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服。
二是户外活动前要做好防护。户外活动前要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服和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维持保护效果;同时使用含有柠檬桉或避蚊胺成分的驱虫剂涂抹裸露的皮肤。
三是进入室内前检查。及时检查外套、背包,还有宠物身上有没有蜱虫附着,同时建议尽快沐浴更衣,并检查头发、耳后、脖颈、肘窝、腋窝以及腹股沟等容易隐藏蜱虫的部位。
 

四是定期清理环境卫生。清理杂草、清除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虫滋生。如果发现家中的宠物或者牲畜有蜱虫寄生的时候,要使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
如果发现蜱虫叮咬了皮肤,这是一个蜱虫叮咬皮肤的图片(见图),应尽快将蜱虫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拔取,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再用干净的、尖头的镊子,将蜱虫尽可能在靠近皮肤处将其夹出,以稳定、均匀的力度将蜱虫向上拔出,切不要扭曲,或者用力过猛,避免蜱虫头部滞留在体内。如果没有足够的自行处理的能力,应该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寻求专业的处理。蜱虫取出以后,要对叮咬的部位使用酒精、碘酒等进行消毒。同时自我观察、健康监测两周,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夏季台风活跃,请问台风会对老百姓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公众如果收到台风预警信息,应如何防范?谢谢。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宋英杰

谢谢您的问题,也是一个目前这个时间点特别现实的一个问题。就在今天,我们看到了两个关于台风的预报和预警,一个是第四号台风派比安在海南登陆了,一个是第三号台风格美逐渐离我们国家越来越近。也就是大暑节气期间我们就看得到的这两个台风影响我国,一个是华南,一个是东南沿海地区。我们延展地展望一下,今年8月份,可能还会有3—4个台风生成,并有1—2个有可能在我们国家登陆。可见大暑节气时段台风活动进入了盛期。
台风的影响和危害,我们先看台风影响过程之中还有台风走了以后。影响过程之中有两个方面,狂风、暴雨,狂风能够导致建筑物受损、树木倒塌。暴雨可能会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都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即使是台风走了以后,其实影响没有解除,比如说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等传播风险陡然增高,甚至有些还会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

接到台风的预报预警信息以及政府的防台对策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比如说我们接到台风的预报预警之后,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加固门窗,收回开放式建筑物阳台上的物品。比如说准备好像手电、蜡烛、饮用水以及两天左右的饮食,保证用电、用水以及饮食安全,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哪些危险地区呢?比如说山区、海边、河道、湖泊等等。哪些地方应该转移呢?比如居住在危旧房屋、临时建筑、易受淹的低洼地区的公众要及时转移。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请问为什么要重视远视储备的保护?远视储备如何指导青少年进行防控?谢谢。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魏文斌

谢谢你的提问。因为远视储备目前确确实实是近视防控当中的热词之一。远视储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性的远视。重视远视储备的保护,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至关重要。远视储备是监测屈光度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量是预测近视发生的最佳指标。如果儿童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远视储备已经消耗完了,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成为近视。由于儿童青少年过早、过多地近距离用眼,导致远视储备低于其年龄对应的标准范围,我们就叫他远视储备不足。因此,保护远视储备,是预防近视的关键。
基于远视储备早期近视警示的作用,为了有效防控近视,应该将防控措施前移到学龄前儿童。包括定期进行儿童眼保健和屈光的筛查,以检查儿童远视储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远视储备过低,那么要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包括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等等措施,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同时,如果远视储备超过相应年龄的上限,也应该注意儿童是否患有远视眼。最后,在儿童眼球发育的过程中,视力和屈光度的发育是互相匹配的,因此远视储备如果在正常范围内,还应该关注儿童的视力情况。如果视力低于年龄对应的裸眼视力标准,那么也应该进一步完善眼科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眼部疾病。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米锋

好,谢谢,时间关系,最后再提两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中国网记者

大暑时节,到了一年天气最热的时候,很多人依然奋战在工作一线,对他们来说,在养生保健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谢谢。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
黄亚博

感谢您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大暑时节,工作在一线的人员特别要注意避暑防晒,防范中暑。有三点特别要提示:
一是特别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开阳光直射和长时间暴晒,上下班路上可采取防晒措施,比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合理安排劳动工作时间,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就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间尽可能减少外出。野外高温作业者,尽量早出工、晚收工,延长午休时间,避开最热时段。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者淡盐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出门时可在额头和太阳穴等部位涂抹风油精,穿透气性较好的衣服,还可以预防性地饮用防暑降温的饮品,比如乌梅山楂饮、绿豆酸梅汤等。随身携带解暑药,如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明显的乏力头晕、胸闷心悸、大量出汗、四肢发麻、恶心等异常状况,必须迅速撤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如果这些状况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必须及时就医。

二是一定要合理营养适当休息。饮食上注意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选择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脂肪量少的优质蛋白质,新鲜的瓜果蔬菜,特别是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瓜菜,如苦瓜、芹菜、莴笋、香菜等,有利于清泄暑热。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尽量减少熬夜,只有吃好睡好才能补充消耗,养足精气神。
三是做到少动“肝火”,以防“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工作和生活中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平复不良情绪。可以采取“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清爽的大自然中,尽可能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
总之,暑天无病三分虚,未病先防养正气。大暑时节养生:要清热祛暑,益气养阴,养护心神,愉悦心情,清淡饮食,科学养生。谢谢!

羊城晚报记者

大暑节气刚刚过去,请问大暑节气和小暑节气有何不同呢?谢谢。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宋英杰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我们在设定二十四节气的时候,气象谚语、节气谚语当中描述气候的那些说法,常常把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并称,感觉差不多,比如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就好像小暑和大暑是两种烹饪方式,比如说是蒸和煮。如果我们套用这种烹饪方式的形容方式,他们俩还是有所区别的。小暑总体上是干热,大暑是湿热,所以小暑总体上是烤,大暑总体上是蒸,而且蒸的时间还越来越长。所以古人说,“夜热依然午热同”“溽暑昼夜兴”,夜以继日地蒸,有些地方是这样的,看起来温度的数值没多高,例如气温32℃,但是湿度太高了,但体感温度常常会接近40℃,这是可能被忽视的“隐性高温”。
而且大暑时节还有这样一个状况,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概念叫“热带夜”,虽然我们没有在热带,但是大暑时节的晚上,常常像置身于热带的热蒸笼之中,不得不开着空调才能睡觉,叫“热带夜”。大暑和小暑相比,古人说的“眠食不服”,就是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这种不舒适感,明显更强烈了,这是大暑时节鲜明的体感特征。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米锋

好,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就大暑时节的健康知识跟大家做了一个介绍,也再次感谢各位。后续在立秋之前,我们还将召开专题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 QQ交谈

邮箱: yuanmazhi#qq.com(发送邮件时,请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